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独家 > >> 内容页

港股反弹后的投资机会怎么看?|每日焦点

2023-01-10 11:40:45 来源:中财网

股票︰港股行业配置


(资料图)

资金回流可期

展望2023年,在美联储远期加息期望值以及利率中枢下降,加上美元阶段走弱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缓解下,此前压制港股市场关键因素的流动性折价问题将得到一定修正。

内外部政策利好

美联储加息预期缓解、外资回流叠加内资抄底、国内疫情防控政策优化、支持房地产融资措施加码等,预计内外部政策的边际变化对港股市场的影响短期仍会发挥作用,因此震荡修复的行情在2023年初料有延续。

盈利预期的变化

中期而言,市场能否完成筑底反弹的条件主要还看基本面数据佐证。历史经验显示,盈利预期是影响指数走势强弱的中长期底层逻辑。因此能否上修盈利预期将是决定2023年港股能否真正反转的核心因素。

配置建议

围绕政策边际改善的方向布局:1) 稳增长政策加码,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关注:大金融、互联网科技、地产链等。2) 疫情防控政策边际趋于优化,疫后复苏主线。3) 前期超跌估值存在折价和监管环境向好的优质成长板块。

提质方向已明确,央企布局正当时

国资委为央企指明4大改革方向:1) 市值重估、2) 因企施策、3) 强调创新;4) 分类改革。

外部经济不确定性加大,央企“稳定器”地位提升。

大市值、低估值、高分红、盈利稳定

央企上市公司市值普遍较大,市值集中在大金融、通信、石油石化、公用事业等事关国家安全的“系统性重要行业”。其中市值超5,000亿元的“超大型”公司共11家。

营收及利润增速均高于A股整体,突显盈利稳定性。2022年上半央企营收及净利润累计增速分别达13.3%和8.3%,明显高于A股整体的9.3%和4.0%,盈利更稳定。

银行业:不错过β,不放弃α,坚定看好

本轮银行行情自2022年11月启动,11月申万银行指数累计上涨11.5%,跑赢沪深300。

实质性推进地产宽信用、化解银行系统性风险预期,这是最直接的催化剂。稳地产、稳增长的政策明确、动作高效,效果未现则不排除再有催化,稳地产也就保障了银行的资产质量。

电力央企:流动性错杀,估值和基本面具备高安全边际

2022年恒生指数单边下跌拖累电力板块表现,2022年底企稳回升港股电力公司安全边际十足。

疫情扰动减弱加上人民币回暖料将在2023年恒生指数将迎来反弹并带动恒生公用指数。

总结电力行业最大的基本面是能源低碳转型背景下,电力供需格局持续趋紧, 调峰储能压力逐年增大,为了解决中长期电力供给缺口,需要给予电力行业合理的回报率。

与A股市场相比,港股市场更关注政策落地以及业绩表现,并未反应逐步积累的利多信息。港股电力公司经历一年调整,目前均已经具备深度价值。

互联网:疫后复苏三大主线

港股互联网板块估值处于历史大底,美联储加息节奏预期放缓1) 流动性改善 + 2) 政策预期驻底(定调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 3) 防疫优化改善生活服务、电商、云、广告等平台变现模式,叠加降本增效和收入低基数,增速有望回暖。

短期基本面最差时候已经过去,多家公司降本增效超预期,中期出海是主要的增长方向

基本面疲软预期消化充分,收入低基数下增速有望回暖,同时降本增效战略下利润率环比持续提升。防疫优化影响广告、电商、生活服务、支付、云等业务的改善节奏和幅度,后续盈利改善幅度可能超预期。

政策底已现,11月腾讯网易获得版号

中央定调支持平台经济健康发展、转向常态化监管;4月游戏版号已经恢复。数据安全、反垄断、未成年人保护的立法执法持续完善。

中概股审计问题取得关键进展

中美监管机构于 8 月底签署合作协议,这是《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修正案通过以来中概监管问题上的首个突破性进展。

电商:后疫情供应链扰动逐步减弱,终端消费复苏态势明朗

目前国内监管支持和鼓励平台经济长期规范健康发展态度明朗,中美审计合作取得进展。

互联网电商业务表现出超预期增长,核心主业增长韧性足,新业务加速减亏,各平台业绩全部超市场预期。看好疫后终端消费加速恢复性增长,电商、外卖和本地生活等行业快速修复。

长期看电商出海方面,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增加,持续通胀削弱海外消费者购买力,激发性价比需求。中国电商依托国内优质供应链,承接海外平台出走中国商家,出海恰逢其时。

内房:优质房企再融资、保交楼验证确定性高

资料来源:Wind,申万宏源研究;截至2022-11-18

三支箭的推出可以进一步想象:假设股权融资涉房比例放开,参考对央国企PB>1的国资委考核约束,中国约半数民企可能受益。

地产链:家电家居估值修复以房地产销售改善为前提,银行估值修复以出险企业风险处置加速为前提。

分享到:

Copyright   2015-2022 大众时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14643号-14   联系邮箱: 905 14 41 0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