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独家 > >> 内容页

再撤两城的生鲜电商巨头,预制菜成唯一“救命稻草”?

2023-05-30 21:01:13 来源:顶端新闻
再撤一城,步步退后的叮咚买菜,全力押宝预制菜。告别川渝叮咚买菜三年错付?近日,打开叮咚买菜APP或小程序,将定位切换到成都和重庆,首页均显示“服务调整公告”,内容称:本站点将于2023年5月29日18:00停止服务。在小红书平台上,一些川渝地区的用户也发布笔记称叮咚买菜近几日已经开始清仓打折,包括五折、六折、99元10件等活动,一些配送员也透露称“现在在清仓了”“我都在转租房了”“剩没几天了,成都重庆马上就关了”。(图源:小红书)

撤离的动作之快让川渝地区的用户措手不及,曾经,叮咚买菜在2020年11月风风火火进入西南市场,首站为成都,开设基本覆盖成都各市辖区的17个前置仓。在疫情的时代因素推动下,叮咚买菜一路走红,在2021年4月获得3.3亿D+轮融资后,叮咚买菜又在同年5月入驻重庆,首批开设超20家前置仓。


(资料图片)

眼下,撤城求生,这样的选择对于叮咚买菜来说早已见怪不怪。

仅2022年第二季度,叮咚买菜就陆续停止了安徽宣城、滁州,河北唐山、广东中山、珠海、天津等多个城市的服务。去年9月底,叮咚买菜厦门站通过APP发布了一份公告,宣布叮咚买菜厦门站将于10月8日16时停止服务。

一再撤城的背后,是叮咚买菜试图通过砍掉规模来换取盈亏平衡的战略计划。

但至少从目前来看,结果并没有达到预期中的满意,大规模的撤城还让叮咚买菜获得了大幅度的减亏。

5月14日,叮咚买菜发布截至3月31日的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结束疫情的需求刺激后,叮咚买菜的GMV和营收下滑明显。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Q1叮咚买菜GMV为54.52亿元(人民币,以下未标注则同),同比下降6.8%;总营收49.98亿元,同比下降8.2%。

最新财报也显示,叮咚买菜一季度的履约费用占总收入的百分比从32%下降到24.1%;净亏损5240万元,2022年同期净亏损4.774亿元。

预制菜叮咚买菜的“救命稻草”?

尽管大量缩小规模可以让企业尽快盈利,但是,如何避免因规模缩小对营收造成不利影响也是一个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实际上,去年叮咚买菜已经在减少各项开支,但在商品研发上投入较多,试图用增加自有品牌商品的方式增强毛利率。如今这一战略已有成效,叮咚买菜以预制菜为主的自有品牌商品已占整体GMV的19%,其中自有品牌用户渗透率达到70%以上。

似乎,叮咚买菜给自己找到了另一个盈利“出口”——预制菜。

(图源:微博@叮咚买菜)

今年2月,叮咚买菜还在供应商生态峰会上宣布,平台预制菜目标规模将达到50亿元销售额,并面向全行业招募“预制菜合伙人”。

说起来,叮咚买菜的预制菜业务也算是厚积薄发了。

2020年6月,叮咚买菜成立了快手菜部门;

2021年1月正式成立预制菜研发生产团队,开始研发生产自有品牌的预制菜;

2022年2月,叮咚买菜成立预制菜事业部。

经历了3年的培育发展之后,如今,预制菜终于被叮咚买菜赋予了“扛大旗”的艰巨任务。

据了解,2023年,叮咚买菜将全面升级,正式步入“大健康预制菜2.0时代”,首批将推出5个系列:少油无油预制菜、低钠无盐预制菜、控卡低卡预制菜、清洁配方预制菜、低碳/低GI预制菜。

作为较早布局预制菜的生鲜电商平台,从成立快手菜部门,组建预制菜研发生产团队,到研发生产自有品牌的预制菜,再到如今招募预制菜合伙人,叮咚买菜在预制菜领域一直不断加注。

布局预制菜于叮咚买菜而言,理论上能起到提高利润、提高客单价的作用,同时也给资本市场讲出了新故事。但叮咚买菜能否倚仗预制菜迎来第二春,目前来看仍有待观察。

“内卷”的预制菜江湖留给叮咚买菜的机会有多少?

其实,对于叮咚买菜而言,做预制菜确实是一步好棋。

首先,叮咚买菜本身就是做生鲜行业出身,布局预制菜也算是自带优势。比如在菜品新鲜度方面,叮咚买菜自身拥有完整的供应链,而且受益于前置仓的帮助,能够很好的保障预制菜的新鲜度和质量。

(图源:微博@叮咚买菜)

不过,说到产品的保鲜度,作为生鲜电商平台,叮咚买菜出售的蔬菜、水果、海鲜等品类,保鲜周期都很短,保障新鲜度的背后,涉及到的订货、收货、搬运、储存、加工、理货等每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损耗。

高损耗带来的后果便是毛利率低,所以叮咚买菜需要从调整产品品类、降低损耗等方面入手。

而预制菜就是重要的突破口。通过把部分产品做成产品附加值更高的预制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平台的毛利率,也可以降低损耗。

而且,叮咚买菜已经成立有六年时间,在上下游建设、物流、市场消费基础及认知度等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预制菜业务背靠大树好乘凉,只需沿着这样一条已经铺好的道路稳步前行即可。

如今,叮咚买菜在预制菜领域已经小有成就,展现出了可观的发展势头。自2020年推出预制菜之后,如今已经打造出了包括拳击虾、蔡长青、叮咚王牌菜等自有品牌,平均订单额从2020年的65.7元增加至2022年的74.5元。

(图源:微博@叮咚买菜)

也因此,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叮咚买菜前置仓模式难以突破,投资人期待着预制菜能成为叮咚买菜的解药。未来叮咚买菜的前置仓专为其预制菜业务服务,不是没有可能。借助预制菜庞大的市场体量与巨大的市场机遇,叮咚买菜赢战更大的市场似乎只是时间问题,但是,客观来讲,优势与成绩固然有目共睹,但这还远远不足以让叮咚买菜在预制菜领域高枕无忧,甚至盲目自信。广阔的预制菜市场,机遇越大,对手越多,需求越旺,挑战也越强。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预制菜市场规模为4196亿元,同比增长21%,预计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10720亿元。暂且不提其他预制菜大小品牌们的抢滩分羹,仅仅拿生鲜电商赛道来看,玩家们的动作就足以让叮咚买菜不敢掉以轻心。2022年,美团买菜事业部推出的自有品牌“象大厨”,承载其预制菜相关业务,包括快手菜、烘焙点心等细分品类。去年3月,每日优鲜围绕一人食消费场景,正式上线预制菜新品牌 “巨下饭”,这也是每日优鲜对预制菜品类进行细分化的又一举措。去年10月,“2022盒马‘新零供’大会”上盒马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发力“鲜食”预制菜,推动餐饮供应链全面零售化。更何况,还有安井食品、三全食品、味知香等预制菜龙头企业们在市场份额上的绝对领先,以及胖东来、香江百货、雅斯等区域零售企业都早已致力于把熟食、半成品菜、预制菜做成聚客的核心竞争力。这样看来,要想在高手如林的预制菜赛道上抢夺市场,对于叮咚买菜而言,竞争压力可不小。
关键词:
分享到:

Copyright   2015-2022 大众时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14643号-14   联系邮箱: 905 14 41 0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