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独家 > >> 内容页

溺水,少年儿童意外死亡排名第一?这些防溺水安全知识要牢记

2023-06-19 13:05:42 来源:顶端新闻

防溺水是我们时刻要警惕的头等大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7万人死于溺水,其中少年儿童溺水死亡人数占总溺水死亡人数的56.04%。已然成为少年儿童意外死亡排名第一的事件,为加强安全教育,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防溺水安全常识,一起来看看吧!


(相关资料图)

一、容易导致溺水的行为

1.捡拾、抓鱼虾

2.盲目下水或盲目施救

3.独自游泳

4.未充分热身

5.深水跳水

6.野泳

7.玩水时嬉戏打闹

8.游泳过度

9.其他身体原因等

二、如何鉴别溺水?

真实的溺水是无声、快速的,而非“使劲扑腾、大声呼救”。当发现孩子在水中出现以下迹象时,家长就要提高警惕了。

1.突然安静无声,嘴没入水中。

2.手臂可能前伸,但无法划水向他人移动。

3.在水中直立、不能踢腿,往往挣扎20-30秒之后沉下去。

4.眼神呆滞或是闭着眼睛,头发可能盖在额头或眼睛上。

5.可能会头后仰,嘴巴张开,有的孩子头可能前倾。

6.看起来像在抬头看天空、岸际、泳池边或码头。如询问无反应、眼神涣散,就需要立刻伸出援手。

三、溺水了如何自救?

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2.放松全身,让身体漂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呼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脚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四、未成年人如何救援?

1.碰到有人溺水,第一时间要大声呼叫,找大人帮忙,同时拨打110报警。如果有多个同伴在一起,要派出一人去寻求大人帮助。没能救上来同伴,也千万不要有心理压力,更不能因害怕而隐瞒事实从而导致没有及时报警或让大人知道,耽误了宝贵的救援时间。

2.寻找身边的漂浮物抛向溺水者,如救生圈、木板等;如果没有漂浮物,也可以在书包里装满矿泉水瓶抛给溺水者。

3.寻找竹竿、树枝等递给落水者,也可以把衣服打成绳结抛给落水者,救人时要趴在地上降低重心,以免被拉入水中。

4.不能直接跳下水施救。未成年人没有足够的能力下水救溺水者,千万不能下水救人,以免发生群死群伤的悲剧。

5.不能手拉手施救。落水者力大无比,稍不留神就会被落水者拉下水,造成连环溺水的悲剧。

由于孩子防范意识较弱,极易造成溺水事故。学校做好安全教育的同时,也请家长们提升安全意识,切实加强对孩子的监护,时刻关注孩子的去向,经常对孩子进行预防溺水等安全教育,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
分享到:

Copyright   2015-2022 大众时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14643号-14   联系邮箱: 905 14 41 07@qq.com